发展核能与中国能源对外依赖度
关键词:发展核能与中国能源对外依赖度 发布时间:2013-07-15 点击数:1561
来源:网易财经
发展核能是中国能源供给的突围之路吗?
虽然日本福岛核危机在全*范围内引发对铀核裂变能源的反思,但中国核电的发展并没有受到影响,其中一个重要理由是,随着中国石油等传统能源对外依赖度的不断提高,核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可以降低对外能源依赖度。
核能果真可以更加保障中国的能源安全度吗?未必,因为与中国核能快速发展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中国铀矿的勘探和开发远远滞后。
近十年来,中国的核电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核电站从广东大亚湾和浙江秦山两个实验性标杆开始向全国范围内逐步普及,目前我国各主要省区几乎都有着核电站运行或者在建。迅速增长的核电行业极大地刺激了中国的铀资源需求。
铀作为一种与社会经济高度相关的重要矿产资源,与石油、铁矿石、木材、天然气等其他大宗商品一样,主要的需求来自三个方面——消费需求、储备需求、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即核电装机容量增加引致的对铀资源的需求,中国是目前*上发展核电*积极的国家,因此消费需求在中国的三类需求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这也是中国近几年来铀资源需求增长的主力;储备需求,即国家或企业出于资源供给安全的角度,对铀资源进行的储备,目前中国的铀资源储备刚刚起步,未来会有小幅增加;投资需求,即通过资本市场,获取投资的金融收益,目前国际金融市场上铀期货交易量很少,即使未来有所增加,中国在这方面的需求也非常有限。
据新华网7月3日报道,中国目前在运核电机组17台,装机容量1476万千瓦,在建核电机组28台,是*上在建核电规模*大的国家。
从更长远的视野来看,目前中国核电机组的高速推广仅仅可能是中国核电行业繁荣的序曲。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预测,2011~2035年间,*净增核电装机容量2.39亿千瓦,其中1.14亿千瓦来自中国,也就是说,中国净新增的核电装机容量占到了*的近一半。按此计算,在2035年*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6.32亿千瓦;中国核电装机容量达到1.25亿千瓦,超越美国的1.24亿千瓦,成为*第一核电大国。
与核电行业高速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的铀矿资源储备明显不足,铀矿供给远无法跟上核电需求增长。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中国已探明铀储备总量为17.14万吨,占*总量的2.7%,是*第11大铀资源储备国。因此,中国未来铀产量有望在现有基础上有着一定的增长;截至2035年中国铀产量有望达到1200吨。这远远无法满足中国的需求,因此只能通过全球战略布局,来解决产量不足的问题。
而另一个重要的国际核能组织——国际核能理事会(WNA)的统计数字同样指出了中国未来可能面临的铀矿供需瓶颈问题。*核能理事会指出,与高企的需求相比,中国铀产量一直处于相对滞后阶段,2010年中国铀产量只有827吨,远远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一方面是高速扩张的核电行业,另一方面是严重的资源和产能限制,此消彼长的情况下,中国铀资源的供需压力已经在所难免。WNA统计数字显示,中国的铀矿供需缺口将由2010年的1153吨上升至2015年的6350吨和2035年的4.38万吨,而供需缺口与消费之比则将由2010年的58.2%上升至2015年的88.2%和2035年的97.3%。
这意味着中国核电对外依赖度将很快超过石油。当前中国石油的对外依赖度约为60%,到2015年估计上升到65%;而铀矿对外的依赖度在2015年就将达到88.2%,这反而令中国能源对外依赖度更快提高。
在当今中国能源的来源中,*主要、*有保障的是煤炭,其待开采储量为4538亿吨,居于*第三位,但人均仅为462吨,远小于*平均水平。但中国煤炭消耗极为惊人,2012年更开采36.6亿吨,几乎占了*煤炭产量的50%,是*第二大煤炭生产国美国煤炭产量的三倍之多。按照这种态势下去,用不了多少年也将进入供给能力的拐点。
换言之,在中国未能在氢核聚变——这种无限量和清洁能源获得真正突破前,中国主要能源——煤炭、石油和铀的供应瓶颈是显而易见的,中国必须在需求方进行改革,其核心要义有二:1.改变用中国能源为全球廉价生产,贴补全球,特别是欧美消费者福利的模式;2.改变中国人对欧美生活方式的拷贝,而转向日本式更低消耗的模式。